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
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制度,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解决我国快速发展中与自然生态保护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家公园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保护和利用。
国家公园制度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人文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途径。2019年8月19日,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制度,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产。这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举措。”这次会议形成了《西宁共识》的重大成果,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里程碑。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
从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看,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后期,人类活动持续威胁自然系统,是关键的转型阶段。采用国家公园模式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路径,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冲突。已成为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共识。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大量自然生态资源需要通过模式创新实现资产增值。自然保护还需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国家公园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类型,是独立于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区制度改革和建设而构建的新类型。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更好地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笔者认为,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制度,是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解决我国快速发展中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并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关系。《西宁共识》指出,国家公园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同国情和制度下的国家公园制度具有一定的个体特征。各国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管理要求、保护开发强度、内涵目标等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北美非常重视自然生态资源、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休闲活动场所;澳大利亚、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是旅游业的重要形式和经济增长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大规模游憩需求;东南亚、非洲国家公园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将更加明显。在我国多元化自然保护区的体系结构中,国家公园承担着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完全工业化旅游区的功能。相反,他们强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允许进行与自然教育相关的适度娱乐活动。建立国家公园制度还有助于解决当前许多地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前期由于缺乏高精度技术手段,盲目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以获取生态补偿。大量的居民区、生产用地,甚至城镇和重要的边境地区都被纳入核心区。目前的任何建设都违反自然保护法,严重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重要抓手的自然保护区制度改革,有利于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定位,明确各类自然生态资源的权属关系,实现精准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标界,从而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的不合理问题。
总书记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系统阐述了国家公园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安全屏障构建、自然资产利用的关系。国家公园的设立涉及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确权、中央与地方财权划分等宏观结构问题。它还涉及空间规划布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等工程技术问题,以及国家发展机制问题等。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人类社区发展、特许经营、资产品牌增值等,有利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需求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角度运用国家公园制度方案解决区域发展新问题,有利于探索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在维护生态红线、推进生态安全建设的同时解决问题。障碍。探索自然生态脆弱地区居民可持续生计和贫困问题,探索自然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示范工程。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画卷。